新闻中心

翻译新闻
翻译知识

联系我们

     忠信乐译翻译公司

电    话:400-600-6870

手    机:15763349658

Q     Q:17774836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77748366

信息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

镜头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作者: 中山翻译公司 发布时间:2017-02-28 15:46:49  点击率:
南朗左步村,在农田中修了一条通往孙家凉水井的新路,村民们出行不再满脚泥泞。

    施工中的黄圃镇镇一村北头涌西二街桥涵工程。这一工程,为村民的经济生活带来重大利好。

    民众镇义仓村正在绿化美化公路沿线、修整基础设施,为秀美乡村加分。

    民众水乡,最后一公里通到河边的家门口。村民郭老伯加铺一个水泥斜坡接入主路面,方便自己的车辆出入。

    民众水乡的这个岸边小村,差不多户户都有船。路通之前,船是打鱼运输的工具;路通后,村民出行和运输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
民众义仓村的道路铺好后,吊运大树的货车拖头也能方便进出,提高了道路旁土地的价值。

    大涌岚田坎头圹村,原本是山路,如今宽敞的大路可通大货车。

    大涌起风环村的一个幼儿园,新通的小路接通大路,家长接送小孩便捷多了。

    浓荫密布的大涌全禄大街,通车后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前往附近公园锻炼。

    经过近两年的努力,我市铺就方便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畅通工程告一段落,建设村级公路总里程达到过去近十年的总和。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,本报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,在多个镇区的拍摄走访,发现“最后一公里”在中山边远地区延伸细如蛛网,几乎无处不在。

    记者镜头所见,平直的水泥路取代了坑洼泥泞的砂土路,原先“脏、乱、差”的桥头边角地变成现在村民日常休闲好去处;年久失修的简陋水泥拱桥,被改造为宽敞崭新的混凝土平桥,构成了一河两岸“小桥流水”般的岭南水乡新风貌。村路的改善,让群众出行、商品运输等更加便捷。在大涌镇,老旧的村路覆盖了明渠,卫生大为改善。新建的道路标志齐全,旁边加建了休闲、健身等公共设施。

    村路的完善也促使土地发包收入提高,农业经营业态得到丰富发展。如民众镇已开发出上百个规模化的果园、菜园、农场、养殖场以及示范园;古镇、横栏、东升等镇的花木基地通过“硬底化”的农路实现了成片连接;大涌、板芙、神湾等镇的花木产业充分发展,促进了全市花卉苗木产业的进一步壮大。由专业机构作出的评估调查显示,港口、南头、东升、阜沙、小榄、南区的群众有50%以上的家庭年收入在“最后一公里”项目建设后有增加,横栏、民众、东凤、板芙均有70%以上的家庭年收入有增收,年收入增加的家庭比例最大的是港口和三角,这一比例达到了90%。

    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,如今我市公路密度由145公里/百平方公里提升到180公里/百平方公里左右,跨入全省前列。惠及22个镇区、176个行政村,直接受益村民80多万人。

相关产品

相关新闻


忠信乐译翻译有信公司- 中山翻译机构 专业中山翻译公司 中山翻译公司  
技术支持:中山翻译公司  网站地图